M8801 雙歧桿菌及其發酵製程技術


背景說明:

目前國內市面上可見含雙歧桿菌的產品中,90%為發酵乳品、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及糖果餅乾類,另外雙歧桿菌亦被使用於飼料添加物。1998年歐洲發酵乳年產量為37.18萬噸,年產值為10.1億美元;日本發酵乳年產量約為70萬噸;反觀國內發酵乳的市場,1998年年產值由30.3億元爬升至38.9億元,成長率為28.38%,且其中有18億元為含有原生保健性菌種之產品,而雙歧桿菌又是原生保健性菌種中最為國人所熟知之菌種。

目前國內所使用之雙歧桿菌主要來自於日本、歐洲、美國或澳洲,所使用的菌株亦為國外各大廠家所自行分離。國內尚無自行生產雙歧桿菌,且無產品菌株來源為國內自行分離者,因此欲投入此項產業,必須克服雙歧桿菌的菌株特性、來源、量產技術及產品生產技術,才有立足的機會。

審慎評估國內製造雙歧桿菌產品的技術現況,皆屬於後段加工過程,舉凡將菌粉製造成膠囊、錠片、顆粒、糖果點心或者是發酵乳品,技術已臻成熟。但若從菌株自行發酵至產出活菌粉的製程,則仍須進一步的探討,才能擺脫對國外廠商的依賴,使國內雙歧桿菌相關產品更具競爭力。

主要移轉內容:

1.桿菌環境耐性株

本計畫自本土篩得雙歧桿菌,並進一步改良菌株為同時具有耐酸、耐膽鹽及耐氧三種環境耐性之菌株,且菌株已獲得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為5,711,977)及中華民國專利(中華民國專利號為發明第103504號)。

2.雙歧桿菌量產發酵技術

利用所篩得之耐性菌株進行規模放大發酵試驗,於250L發酵槽發酵培養9~12小時,菌體濃度可達109 CFU/mL

3.雙歧桿菌菌體回收技術

利用連續式離心的方式進行大規模雙歧桿菌菌體之回收。

4.雙歧桿菌菌粉製造技術

利用冷凍乾燥法,添加保護劑的方式進行冷凍乾燥,所得菌粉的活菌量可高於109 CFU/g,且於攝氏26度儲存6個月,菌體濃度仍高達108 CFU/g

聯絡人:邱雪惠 03-522319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