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4D列印於食品應用的現況及未來展望

 

內容: 3D食品列印是以電腦輔助設計模型,創建三維食品物件的技術;4D列印則是利用3D列印配合外在刺激或人為干擾引導材料發生物理/化學變化的技術現今4D列印仍處於起步階段,只有少部分的研究。由於4D列印是3D列印的擴展,因此仍保有3D列印食物的優勢,包括獨特的外觀、客製化營養素等。目前,4D列印食品原料主要限於大豆分離蛋白、澱粉凝膠和水凝膠體系,常見的外部刺激因素包括pH水分含量、微波、電場和溫度。列印產品之特性變化(顏色、結構營養和風味)決於材料特性、內部結構設計等因素。4D列印透過調控外部刺激食品特性變化之關聯,可創建部分懸空結構(如洋芋片、墨西哥夾餅)或會隨外部環境變化而改變顏色、形狀、風味之食品,增強消費者與食品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及提升列印食品之應用性。例如,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以澱粉、纖維素和蛋白質開發一種可食2D薄膜,在添加水後,會由於水分變化轉變為3D形式,此種特性可便於食品的運輸此外也有應用於薯片之研究,薯片脆的口感歸因於薯片的曲率而4D列印可透過和乾燥加工的結合,將列印後之薯片乾燥使薯片彎曲生產出質地酥脆的產品。對於4D列印而言,最大的困難點在於了解關鍵變因與材料結構、理化特性間的關係。故未來發展主要著重於研究內部結構與外部刺激之間的關聯也會評估多種材料組合以了解複合材料的應用,提升創新性,並為列印樣品建立評估和驗證方法。

 

 

 

 

 

 

 

參考文獻

Ghazal, A. F., Zhang, M., Bhandari, B., & Chen, H. (2021). Investigation on spontaneous 4D changes in color and flavor of healthy 3D printed food materials over time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or internal pH stimulu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142:110215.

Teng, X., Zhang, M., & Mujumdar, A. S. (2021). 4D printing: Recent advances and proposals in the food sector.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110:349-363